新華網重慶6月5日電(王龍博)栩栩如生的長江白鰭豚、白鷺等國家保護動物造型,其實是由礦泉水瓶、木板、塑料袋等廢棄物制作而成;在“無廢”手工藝術品展示區,參觀者還可自己動手制作“無廢”創意品。
在“六五”環境日前夕,重慶市首個“無廢城市”宣傳教育基地正式對外開放,無廢知識漫畫墻、廢舊材料藝術裝置區、綠色騎行互動區等展陳生動介紹了綠色發展、垃圾分類、環保出行等“無廢”理念。
所謂“無廢城市”,是指通過推動形成綠色發展方式和生活方式,持續推進固體廢物源頭減量和資源化利用,最大限度減少填埋量,將固體廢物環境影響降至最低的一種城市發展模式。
重慶主城區是全國“11+5”個試點城市之一。近年來,重慶市通過發布綠色生活方式指南,制定“無廢商圈”“無廢飯店”“無廢公園”“無廢景區”“無廢學校”“無廢機關”等標準,引導公眾在衣食住行等方面踐行簡約適度、綠色低碳的生活方式。
據了解,“無廢城市”宣傳教育基地已通過專家組驗收,未來將作為環保教育基地面向市民、中小學生免費開放,普及無廢知識,傳播“無廢”理念,助力“無廢城市”建設加快推進。

“六五”環境日前夕,重慶市首個“無廢城市”宣傳教育基地正式對外開放。新華網 耿駿宇 攝

“六五”環境日前夕,重慶市首個“無廢城市”宣傳教育基地正式對外開放,圖為綠色出行點亮城市展區。新華網 耿駿宇 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