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記者從省生態環境廳獲悉,我省納入生態環境部黑臭水體治理進展督查系統的49個黑臭水體全面整治完成。
據了解,全省納入督查系統的49個黑臭水體分布在6個地級城市建成區,其中,貴陽市29個、遵義市1個、六盤水市2個、安順市13個、畢節市1個、銅仁市3個。
2015年以來,我省將黑臭水體治理工作納入生態環境保護“雙十工程”,并多次印發工作方案,召開專題會、協調會,及時掌握城市黑臭水體治理進展情況,加強各地級城市黑臭水體水質交叉監測工作,通過水質監測,及時掌握了城市黑臭水體治理進展情況,為推進黑臭水體精準治理提供科學依據,治理工作取得實效。
作為貴陽市的“母親河”,南明河曾一度因為水體黑臭、污染嚴重,中心城區段水質長期處于劣Ⅴ類。以控源截污為核心,貴陽市總投入約34.38億元,編制29處黑臭水體一處一策整治方案,對全市所有黑臭水體開展詳實現狀調查,完成29處黑臭水體和351個排口水質監測,清除淤泥30余萬噸,完成15條大溝清污分流改造,建成運行18座污水處理廠,污水得到有效收集處理。
安順市通過截污納管、內源治理、生態修復、活水補給等措施,總投資10.05億元對全市13條黑臭水體進行治理,在全河道安裝專門集污的箱涵,使得雨污分流,收集的污水被運往污水處理廠,處理達標后,再由中水回用設施補給河道,保證河流流量充沛。
作為遵義市湘江河的支流,烏江的二級支流,蝦子河的暗涵長度達4.19公里,占整條河流長度的83%,河道常年埋于地下,污染物的排放與堆積導致內部氧氣缺乏,光靠人工根本無法完成暗涵內部沉積物的清理。
遵義市按照“污水全收集全處理、管網全覆蓋”的原則,對蝦子河流域的14條主次干道,80個排水單元實施雨污分流,消除污水直排蝦子河的現狀,達到污水收集處理、雨水入河的目的,并通過生態措施修復蝦子河局部生態系統,增強蝦子河的水體自凈能力。
家住安順市貫城河邊的市民吳云龍,每次談到家門口河道的治理成效,便會舉起大拇指說:“這次治理得最徹底!”漫步河岸邊,只見河中青荇油在水底招搖,河岸畔的釣魚翁靜待魚兒的光臨,河邊步道偶有悠閑游人,宛如一幅歲月靜好的風景畫。(來源:貴州日報記者申云帆)
據了解,全省納入督查系統的49個黑臭水體分布在6個地級城市建成區,其中,貴陽市29個、遵義市1個、六盤水市2個、安順市13個、畢節市1個、銅仁市3個。
2015年以來,我省將黑臭水體治理工作納入生態環境保護“雙十工程”,并多次印發工作方案,召開專題會、協調會,及時掌握城市黑臭水體治理進展情況,加強各地級城市黑臭水體水質交叉監測工作,通過水質監測,及時掌握了城市黑臭水體治理進展情況,為推進黑臭水體精準治理提供科學依據,治理工作取得實效。
作為貴陽市的“母親河”,南明河曾一度因為水體黑臭、污染嚴重,中心城區段水質長期處于劣Ⅴ類。以控源截污為核心,貴陽市總投入約34.38億元,編制29處黑臭水體一處一策整治方案,對全市所有黑臭水體開展詳實現狀調查,完成29處黑臭水體和351個排口水質監測,清除淤泥30余萬噸,完成15條大溝清污分流改造,建成運行18座污水處理廠,污水得到有效收集處理。
安順市通過截污納管、內源治理、生態修復、活水補給等措施,總投資10.05億元對全市13條黑臭水體進行治理,在全河道安裝專門集污的箱涵,使得雨污分流,收集的污水被運往污水處理廠,處理達標后,再由中水回用設施補給河道,保證河流流量充沛。
作為遵義市湘江河的支流,烏江的二級支流,蝦子河的暗涵長度達4.19公里,占整條河流長度的83%,河道常年埋于地下,污染物的排放與堆積導致內部氧氣缺乏,光靠人工根本無法完成暗涵內部沉積物的清理。
遵義市按照“污水全收集全處理、管網全覆蓋”的原則,對蝦子河流域的14條主次干道,80個排水單元實施雨污分流,消除污水直排蝦子河的現狀,達到污水收集處理、雨水入河的目的,并通過生態措施修復蝦子河局部生態系統,增強蝦子河的水體自凈能力。
家住安順市貫城河邊的市民吳云龍,每次談到家門口河道的治理成效,便會舉起大拇指說:“這次治理得最徹底!”漫步河岸邊,只見河中青荇油在水底招搖,河岸畔的釣魚翁靜待魚兒的光臨,河邊步道偶有悠閑游人,宛如一幅歲月靜好的風景畫。(來源:貴州日報記者申云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