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吊、定位、拼接、鎖定……6月29日凌晨5時,經過一系列高難度動作之后,最后一榀重90噸的節段梁精準架設在鄭州東四環跨航海東路大橋11米高的跨中部位,標志著中鐵二十一局鐵建中原公司承建的鄭州市東四環快速化道路主線高架貫通,為全國第11屆少數民族傳統體育運動會的勝利召開提供了交通保障。
鄭州市東四環主線高架貫通儀式上,鄭州市城鄉建設局、鄭州交建投公司、中鐵二十一局中原區域指揮部負責人和鐵建中原公司領導班子及參建單位代表,共同見證了這一激動人心的時刻。
鄭州市東四環快速化道路建設是鄭州市四環線及大河路快速化工程的一部分,整個"大四環"工程由東四環、南四環、西四環及大河路組成閉合環線,線路全長約93公里,是鄭州市乃至全省、全國市政道路中投資規模和工程體量最大的特大型城市立體交通項目,該工程采用了最新的建設模式和施工工藝,全線約70%、共4.6萬多榀梁都采用先進的節段預制拼裝技術施工,節省施工時間、減少環境污染。
中鐵二十一局鐵建中原公司承建的東四環段橫跨2條河流和8條城市主干道,管區長11.25公里,其中橋梁長度6504米,共3096榀節段梁。自2017年12月28日正式開工以來,該公司采用工業化3.0新型節段預制拼裝技術,取得裝配式建筑新成果,他們首先繪制橋體三維結構,將傳統的大而笨重的箱梁分割成小塊,在26公里以外的粱場按不同形狀分別預制生產,再運到現場按序拼裝,該工藝改變了傳統的大跨度架設模式,橋梁預制、架設不受季節影響,整體功效是過去的兩倍,同時避免了現場施工環境污染,成為河南省橋梁建設史上的一次革新。
另據了解,東四環單幅橋面寬度包含9米、10米、13米、16.5米4種橋梁類型,單體節段梁重70至90噸,跨線橋最高墩23米,盤扣式腳手架總量60萬立方米。中鐵二十一局鐵建中原公司制定靈活的施工方案,以變制變,設立測量塔,采取強制對中法,對節段梁進行線性精測,確保誤差嚴密控制在兩毫米內。由于施工場地狹小,還在橋梁架設中采用橋面吊機、龍門吊和履帶吊聯合的方式作業,配合特制的三向千斤頂對節段梁進行精調。自去年12月開啟架梁模式以來,單日最多架梁達110榀。
針對任務重、工期緊、難度大等困難挑戰,他們大膽運用新工藝、新材料、新技術,攻克系列施工技術難題,保證工期節點。項目部運用BIM技術對匝道、主線結構物鋼筋和預應力孔道進行碰撞檢查,將碰撞點統一歸類整理,制定合理的預控方案進行三維技術交底,避免出現返工及鋼筋切割現象的發生,提升了現場施工作業效率。
為提高橋梁混凝土質量,在全國大體積工程結構物施工中,首次采用強度為C60的自密實混凝土施工技術,經過反復檢測、試配,路橋公司分部于去年11月11日在七里河橋成功澆筑首個0號塊;一公司分部對航海東路橋10米高橋墩一次性澆筑337立方米混凝土,成為全國最大的C60自密實混凝土單體工程。從41.5米到60米,橋梁由單線轉雙線變截面處,采用盤扣式腳手支架,跨度為120米的東南四環立交橋,一次澆筑3842立方米混凝土現澆梁。
此外,面對施工轄區長、范圍廣、交叉作業點多、土方開挖量大的實際情況,項目經理部要求每個分部成立專門的揚塵污染治理作業隊,施工現場全面采用仿草皮覆蓋式圍擋,安裝噴淋系統,實行工廠化封閉施工,在每個工點設置洗車棚,對生產生活垃圾分類歸集處理,對全線施工道路灑水降塵和清掃保潔。同時,運用無人機全天候現場航拍模式明察暗訪,將環保責任落實到工地現場最前沿。
鄭州市東部兩條主要物流通道與東四環快速化道路工程垂直交叉,他們協調各方,將原有道路通過交通疏解的方式進行導改,確保交通與施工兩不誤,在東四環創出第一個樁基、承臺、墩柱、0號塊、架梁、首聯貫通、整橋貫通、保通路等"八個第一",快速完成東四環主線高架貫通任務,被評為鄭州市"建設工程勞動用工標準化工地",并受到通報表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