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福州晚報報道,地鐵1號線年底將全線通車,為保障軌道交通規劃建設順利進行和安全運營,立法規范軌道交通迫在眉睫。昨日,市政府提請市十四屆人大常委會第三十八次會議審議《福州市軌道交通條例(草案)》。市人大常委會會議還聽取了市政府關于“多規合一”工作情況的報告、2016年1月~7月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計劃執行情況的報告等。
軌道交通立法進入審議階段
當前我市正在推進軌道交通建設,地鐵1號線南段已投入試運營。按照規劃,今后我市將建設9條軌道交通線路,目前已獲批5條。
《福州市軌道交通條例(草案)》明確了政府統一領導、主管部門主導、部門協作配合、建設運營單位為主體的多層次軌道交通運營管理體制,并強調軌道交通建設需要規劃先行。為減輕軌道交通建設對道路通行的影響,草案要求軌道交通建設應預留必要的擁堵疏導空間,軌道交通建設影響道路通行的,公安機關交通管理部門要會同有關單位制定解決方案。草案還在規范運營管理、提高運營服務質量、確保乘客合法權益等方面作出較全面的規定,明確了乘客在軌道交通設施范圍內的禁止性行為。
1月至7月重大項目建設進展順利
“重大項目建設進展順利,全市重點項目共完成投資1620.2億元,占年度計劃的65.2%,超序時進度6.9個百分點。”記者從市人大常委會了解到,從完成投資量來看,商貿服務、工業科技、城建環保居前三位;從完成投資比例來看,旅游、文化創意和商貿服務居前三位。
據了解,1月~7月我市消費市場運行平穩,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完成2060億元,增長11.1%。全市居民消費價格總水平上漲2.5%,總體平穩。八大類商品價格同比“六漲二降”,7月份醫療保健類、居住類、衣著類、教育文化和娛樂類、食品煙酒類、其他用品和服務類分別上漲2.8%、2.4%、2.3%、1.6%、1.1%、4.6%,交通和通信類、生活用品及服務類分別下降1.3%、0.7%。
我市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初見成效,上半年,鋼鐵企業減少產能超過100萬噸;全市商品房銷售面積達562.77萬平方米,增長43.7%;生態文明試驗區建設加快,宜居環境建設完成投資173.7億元,新建和改造提升城市園林綠地150萬平方米,新建綠道18.8公里;空氣質量達標率97.7%,優于去年同期,持續位居全國74個重點城市前列。上半年,全市居民收入持續增長,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922元,增長10.6%;城鎮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513元,增長8.5%。
記者另外獲悉,我市“多規合一”工作正在有序推進,年底全面完成“一張圖”“一個信息平臺”“一個協調機制”“一個審批流程”“一個監督體系”“一個反饋機制”等“六個一”建設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