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汕頭新聞報道,謀劃建設華僑經濟文化合作試驗區,是汕頭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進一步促進粵東西北地區振興發展決策部署、加快建設創新型經濟特區的重要舉措。
目前,華僑經濟文化合作試驗區相關申報工作獲得突破性進展,國務院已原則同意汕頭創辦華僑經濟文化合作試驗區。
汕頭市委托國家發改委宏觀經濟研究院編制的《廣東省海灣新區發展總體規劃》也已報經省政府批準,明確了華僑經濟文化合作試驗區的功能定位,進一步深入推進產業發展和政策創新研究。
至2014年7月,試驗區范圍內東海岸新城已累計投資85億元,填海工程全面完成,形成陸域面積20平方公里、海堤24公里,中山東路東延、濱江大道基本建成,部分市政道路、新津河和外砂河大橋工程啟動建設;濠江新城南濱片區已啟動土地一級開發,開工建設潮汕歷史文化博覽中心(人文景觀中軸線)、市政基礎設施和生態景觀工程。珠港新城盤活黃金地段4000多畝地打造總部經濟基地,目前已有74家企業認定為總部企業入駐;現代信息、物聯網、新材料等戰略性新興產業加快發展,中國衛星廣東航宇公司完成承載嫦娥三號控制子系統研發任務,基于時空大數據系統已推向全國多個城市;現代會展業、濱海旅游、文化旅游、金融等現代服務業加速發展,涉及海洋經濟綜合開發等方面總投資290億元的23個重大項目加快推進,華僑經濟文化合作試驗區作為汕頭新的經濟增長極正在加快崛起。